绑死真的值得吗的行跟区业迷深思思非要块链
每次聊到web3,大家条件反射就会蹦出"去中心化"这个词,然后顺理成章地把区块链技术往这个话题上套。说真的,这已经成为行业里的一种思维定式了。我这些年参加各种web3论坛和会议,发现90%的讨论都在围绕着"区块链怎么支持web3"打转。但我觉得,咱们是不是该换个角度思考了? 我特别想提醒大家的是,区块链确实是个好东西,但它本质上就是个数字账本系统。回想2008年中本聪发明比特币的时候,人家就是为了解决双花问题——也就是怎么保证同一笔比特币不会被花两次。这个系统设计得确实精妙,但它最核心的特性"强一致性",对web3而言真的那么重要吗? 打个比方吧,比特币就像是一个精密的银行系统,而web3更像是整个互联网社会。我们在现实社会中,难道每个人都需要知道全世界的每一笔交易吗?显然不用。同理,web3为什么非得要求全网数据完全一致呢? 我经常用现实社会来思考这个问题。假设我发条朋友圈说"今天北京天气真好",我邻居可能看到的是"雾霾严重"。这种信息不一致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吗?完全不会!因为社交网络的核心需求是信息的自由流通,而不是全网数据强一致。 事实上,web3真正需要的是两个基本保障:第一,能确认信息是谁发的;第二,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没被篡改。这就像我们平时发邮件需要数字签名一样,既简单又实用,完全不需要搞那么复杂的共识机制。 说到这儿,不得不提区块链著名的"不可能三角"理论。简单来说,去中心化、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这三样,你最多只能要两样。比特币选择了前两者,所以它的TPS(每秒交易量)连Visa的零头都不到。 但web3不一样啊!它最需要的是啥?是让亿万用户能流畅使用的体验。想象一下,如果每次发个社交动态都要等十分钟确认,这样的web3谁会用?所以我觉得,web3应该选择去中心化和可扩展性,适当放松对强一致性的执念。 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我越来越觉得区块链可能只是web3生态中的一个组件,而不是基础架构的全部。就像盖房子需要钢筋,但整栋楼不能全是钢筋一个道理。 最近我看到一些新兴项目已经开始尝试非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方案,比如基于DAG(有向无环图)的技术。这些方案虽然没有区块链那么完美的安全性,但在性能和扩展性上优势明显。这或许才是web3真正需要的方向。 说到底,技术是为需求服务的。咱们搞web3的,是不是该跳出"非区块链不可"的思维定式,多想想用户真正需要什么?毕竟,技术终归是手段,而不是目的。区块链≠去中心化
现实世界的启示
区块链的三难困境
未来的可能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比特币投资收益背后的真相:别被表面数字欺骗了
- 零知识技术:我们是否陷入了盲目崇拜的陷阱?
- Worldcoin:一场颠覆性的金融实验还是美丽泡沫?
- 加密市场风云变幻:比特币震荡之际,这些潜力币种正在蓄力
- 加密货币市场大地震:20万投资者一夜归零,牛市神话破灭?
- 比特币王者归来!这4个潜力币种值得你重点关注
- NFT市场的寒冬与新生:当ERC-6551点燃创新火种
- 深夜重磅:香港STO新规深度解读与5个不容错过的市场动态
- 今夜CPI数据引爆市场,以太坊强势领跑,比特币能否后来居上?
- CPT Markets埃及金融展大放异彩:这个奖项拿得实至名归!
- 比特币减半前的震荡期:是陷阱还是天赐良机?
- 2023WE WILL无畏:一场Web3创业者的狂欢派对
- 索拉纳(SOL)重振旗鼓:多头能否守住关键阵地?
- Web3.0时代:让我们重新认识数据的价值
- 数智时代下,财务人的转型与突围——2023厦门财务数字化盛会纪实
- 小白必看!PandaTool六大发币模式全攻略
- 为什么以太坊总在原地踏步?三大痛点解析
- 比特币11月20日走势观察:震荡中的机会与风险
- 币市观察:比特币36800支撑稳固 以太坊面临关键突破
- 加密货币市场迎来暖冬:三大驱动力推动行情回暖
- 搜索
-